擠壓造粒機在運行過程中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,這些因素直接關系到造粒效率和成品質(zhì)量。
首先,原料的粒度和性質(zhì)至關重要。為了得到較好的擠壓效果,進料的粒度應控制在0.1至1毫米之間。過細的物料含空氣較多,影響成品密實度,并可能加劇擠壓機的振動;而過大的物料則需消耗更多壓碎能量。此外,物料的硬度或塑性也會影響擠壓壓力的選擇。塑性較好的物料,如氯化鉀、磷酸二銨及尿素,擠壓成粒的效果較好;而塑性差的物料,如硫酸鉀、硫酸氨及磷礦粉,則不易擠壓成粒,可能需要添加適量粘合劑。
其次,設備本身的性能也會影響造粒效果。例如,壓輥的選材、加工精度以及減速機的穩(wěn)定性都至關重要。壓輥需具備良好的硬度、強度和韌性,以適應高壓工作環(huán)境,同時需具備抗腐蝕性。加工設備的精度不足會導致顆粒強度低、成品率低下等問題。減速機的穩(wěn)定性不足則可能導致設備顫動,產(chǎn)生噪音。
再者,物料溫度也是一個關鍵因素。在擠壓過程中,物料因摩擦產(chǎn)生熱量,溫度升高有利于得到較密實的擠壓產(chǎn)物,但過高的溫度可能導致粘輥現(xiàn)象,因此溫度需控制在70至80攝氏度之間。
綜上所述,擠壓造粒機運行過程中的影響因素主要包括原料的粒度和性質(zhì)、設備性能以及物料溫度等。
|